膜乳化技术简介发表时间:2022-04-20 10:20 一、基本原理 膜乳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乳化技术,它可以低成本费用的前提下制备单分散的乳液或乳珠。它的工作原理是分散相通过氮气加压后透过微孔膜的膜孔,在膜表面形成液滴。在流动的连续相的冲洗作用下,液滴的粒径达到一定值后,就从膜表面剥离,形成乳液。不同的膜孔径形成不同粒径的乳液,因此通过控制膜孔径,可较好实现乳液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控制。膜的孔径分布比较均匀,制成的乳液也比较均匀,只要调整好连续相的组成,能保持液滴的稳定,就能以制得单分散性很好的乳液,聚合后则得到相应的聚合物微粒。 二、 主要技术指标及设备特点 1.制备的乳液粒径均一,粒径分布系数可控制在10%以内; 2.实现乳滴粒径的可控性,通过改变膜孔径可制备粒径在0.1-150um范围内的乳液; 3.乳液制备稳定,乳液粒径的批间差可控制在6%以内; 4.设备使用范围广,可用于制备O/W型、W/O型、W/O/W型、O/W/O型等所有乳液体系; 5.制备规模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。 三、主要功能及应用范围: 主要用于制备尺寸均一的乳液、乳珠、 微球、微囊等,可实现乳液、微球或微囊的粒径均一性和可控性;微球表面功能基的可控性和稳定性;多孔微球结构的可控性和稳定性;均一乳液的规模化制备;多孔微球或缓释微囊孔道的可控性等,可广泛应用于化工、食品、日化、医药、生化分离等领域。 四、设备乳化方式: 1、直接乳化 ![]() ![]() 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准备在不同的容器中,分散相穿过微孔膜产生均匀的乳化液,连续相要求轻微的流动,乳化液的粒子大小是3-4 倍的微孔膜的孔径。 孔径=1 微米(乳化液=3.0 微米) 孔径=2 微米(乳化液=7.6 微米) 孔径=5 微米(乳化液=14.3 微米) 孔径=10 微米(乳化液=31.3 微米) 孔径=15 微米(乳化液=43.1 微米) 孔径=20 微米(乳化液=66.2 微米) 备注:以上数据仅供参考,具体数据以实验数据为准。 2、混合乳化 分散相和连续相溶液混合在一起,穿透过微孔膜获得均匀的乳化液,乳化液的粒子大小是1-2 倍的微孔膜的孔径。 采用外压式:分散相位于膜的外部,内部是连续相,通过泵连续流动,通过外部氮气进行加压,直接作用于膜的外部,自动连续处理。 技术参数 1、规格型号:GS-125 2、膜规格:Φ10 x L125mm (有效长度105mm) 3、适合的孔径 0.1 微米以上 4、最大压力:900KPa 5、流动相的体积:300ml ---几升 6、分散相的体积:200ml ![]() 七:膜乳化中试、放大设备(可定制) ![]() 九.最后说明 本公司不仅拥有实验级小试设备,更有丰富的放大生产实践经验,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备的专业放大生产设计。想你所想,想你所未想,专业值得你拥有。期待与各位新老客户交流! |